南昌市实施“一企业一博士”科技人才服务行动: 博士入企解难题
日期:2025-06-29
据悉-△●,市科技局建立了“一企业一博士”数字化平台▼△,企业可在线提交技术服务需求,博士线上发布服务意向形成“需求库”与◆…“人才库”。通过“企业点单、博士接单、政府配单”模式,形成科技服务供需清单◆★…,采取在线揭榜应征的方式促成企业与高校院所的初步对接,再鼓励企业与博士开展深入洽谈、实地考察…●★。还设立了“链式服务+集群攻关=△”机制•★◆,针对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和重点企业,组建跨学科博士团队,协同破解行业共性难题,合力突破重要技术壁垒。
这些年,江西省科学院一直在院内推动科研人员下沉企业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和合作研究,自2021年以来持续组织实施产业特派团“百名博士入园强企”行动,支持博士入企服务、兼职企业“科技副总”。2023年出台《江西省科学院支持产业特派团科研人员兼职企业…=▼“科技副总”的十条措施(试行)》▼●△,鼓励引导博士入企服务。此次南昌市“一企业一博士=”行动,江西省科学院组织了25名博士▪-、3个博士团申报入企服务。
首批入选企业广泛分布于电子信息、医药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航空、汽车及装备=•…、轻工纺织等重点产业领域。入企博士或博士团,有的来自南昌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等高校,也有的来自江西省科学院△▪、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等科研院所▪。
南昌市科技局副局长胡辉勇提到了该市科技型企业和驻昌高校、科研院所面临的双重困境:一方面,企业高端人才引不来、关键技术攻不破,另一方面,高校★●◆、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科研潜力尚未完全挖掘。
当前,南昌市正处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入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8810…”行动计划,以链式发展引领产业集群升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通过人才引领破解技术瓶颈•、激活创新动能。
根据政策设计,博士的服务涵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政策咨询等12项任务,比如参与研发、解决技术问题,开展培训••■、培养本土人才-•,指导申报专利=◆=、科技项目,推动制定行业标准等,服务期是两年,每年线万元工作经费。
为了确保博士和博士团的服务过程能追溯、服务成效可量化=■●,南昌市通过量化指标▪、▪★•“三级联动•”考评和刚性奖惩约束机制确保博士服务成效,由企业、县区科技主管部门•、市科技局和链长办公室单位多方参与博士服务成效考核,对年度考核优秀的入企博士和博士团提供绩效奖励,不合格的强制退出▼。
在胡辉勇看来,推出“一企业一博士”科技服务行动★◆=,建立“企业出题、博士答题、市场阅卷”模式△-★,是南昌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一大关键举措。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以需定研、精准研发,实现“研”在院校、“用△”在企业-••。
南昌市科学技术局日前正式公布2025年第一批“一企业一博士”科技人才服务行动入选名单。经企业需求征集、博士意向对接★▼、匹配论证及公示等程序,全市87家科技型企业与115名博士(含10个博士团、38名博士)成功结对◆。
南昌给全市科技型企业“配对△●”博士或博士团,目的是帮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培养创新人才。
“我们鼓励入企博士利用自身科研成果在企业实施成果转化项目和中试基地建设,在经费、团队…•●、平台等方面给予支持★。”刘觐说,入企博士与服务企业签订•△“五技”项目的,个人分配的成果转化净收益占比不低于项目团队总额的60%•。此外,入企服务博士视同“科技副总”,支持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并给予优先推荐,入选省市级“科技副总”视同获得相应科技计划项目,服务期间保障工作岗位和待遇••△,服务成效作为职称评审、岗位竞聘、业绩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刘觐认为●,通过博士入企,定点挖掘企业技术需求•、凝练攻关课题△=•,建立企业需求导向的项目研究机制-▼•,可从源头上将科研成果供给与企业生产需求紧密耦合,有利于促进科研成果在企业一线转化,推动高校院所开展订单式研发,帮助科研人才在企业一线成长。
胡辉勇介绍,每家企业原则上派驻1名博士▼◆■,全职或兼职服务,帮助企业攻克关键技术难题、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鼓励企业为入企博士(团)提供实际岗位,对▪-“链主”企业、龙头企业▼-…、重点企业,支持组建3-5人的博士团队,围绕产业链共性技术需求开展联合攻关。
-
上一篇:公共厕所防疫消杀11
下一篇:|南宫·NG28深圳技术服务费价格 - 返回